第155章 他来了他来了,他带着红袖招走_大明:朱标胞弟,史上最强逆子
笔趣阁 > 大明:朱标胞弟,史上最强逆子 > 第155章 他来了他来了,他带着红袖招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5章 他来了他来了,他带着红袖招走

  他们平时出去玩也就算了,现在竟然要自己当老板,以后说出去脸上也无光啊。

  朱楷听到后,也哑然失笑:“你们两个,不怕你爹揍你们吗?”

  “我爹?他才管不了我们。”

  唐敬业根本不怵他爹,“自己守着个破爵位,整天呼朋唤友的喝酒,还说我呢,他也经常去秦淮河,我都碰到好几次了,我们各玩各的,谁也不耽误谁。”

  “就是,我们和我爹属于天下乌鸦一般黑,大不了以后他来玩,我给他打折就是。”

  唐敬祖张口就引得哄堂大孝,“我和我哥已经商量好了,爵位什么的无所谓,主要是想实现梦想。”

  “滚蛋!”

  朱楷骂了一句,“你们的梦想是开青楼?”

  “不,我们的梦想是,每天都能有不一样的漂亮姑娘伺候我们。”

  “哈哈哈哈,汝言深得我心。”

  朱楷把酒杯端起来,“不说了,我们喝酒!然后一起去找不一样的漂亮姑娘!”

  ……

  虽然在酒桌上打趣,但朱楷绝对不会让唐敬业和唐敬祖捡了芝麻丢西瓜,青楼虽好但不能挂在两人名下……或者说,不能让别人认为他们是在开青楼,而是……综合体听说过吧?

  朱楷第二天便找到唐敬业和唐敬祖,告诉他们自己的计划:“不能只是单纯的开青楼,要巧立名目,我们可以开个洗浴中心,辽东天寒地冻,尤其在冬天的时候,在家洗澡不方便,那就开个澡堂子,让他们去洗澡,在洗浴中心里吃喝玩乐一条龙,想要什么服务,可以去楼上……”

  当然,朱楷如此热忱的帮他们出主意,是因为他要借助这两座青楼,完成自己情报搜集的目的,毛镶和蒋瓛就是锦衣卫的人,再不济还有现在的锦衣卫负责人汤和,那也是朱楷的好朋友,朱楷随随便便就能拉来一支情报队伍。

  不仅如此,朱楷还准备借助锦衣卫,开设遍布大明的快递网点,让自己的货物能够遍布大明。

  朱楷这么做,并不是有窥伺欲,也不是对别人的秘密感兴趣,他把这种获取情报的方式,称之为‘商业活动’,在后世有很多的商业间谍,他们平时或许不会做什么,只是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整理汇报,自然会有人从情报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。

  有了全国各地的商业情报,朱楷就可以利用掌握的资源去全国各地做生意。

  这里缺布匹,朱楷就能从另外一个布匹充足的地方,把低价购买到的布匹拉过去卖,这里的盐稀缺,朱楷就可以从盐产地把盐拉过去……做生意实力很重要,但信息更重要,未来的生意,情报是最重要的。

  至于青楼……青楼中什么人会来?

  有钱人,商人。

  他们呼朋唤友搂着妹子喝酒,喝多了很容易把一些没必要说出来的事情说出来,这种信息被搜集到,汇总之后进行分析,很容易找到赚钱的方法。

  另外就是快递。

  古代有快递,就是武林中经常出现的镖局,他们所谓的押镖,干的就是快递的活,朱楷利用遍布全国的锦衣卫,把快递网点建立起来,然后再在一些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建立货仓,他就能在最短的时间,把货物送到最需要送到而地方。

  商业情报、快递物流点……这两件事,朱楷准备交给唐敬业和唐敬祖干,他们俩都想成为青楼之王的男人了,还有什么生意是他们做不出来的呢?

  唐敬业和唐敬祖听到朱楷的话以后,表示生意上的事交给他们去做就好,保证给朱楷干的漂亮。

  朱楷不相信他的保证,这俩货脑子一抽,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干出啥事。

  安顿好唐敬业和唐敬祖,朱楷把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写在纸上,交给徐辉祖去做,然后把毛镶和蒋瓛留下给徐辉祖当助手。

  他则从锦衣卫里面把那个叫宋忠的叫上,和张凤年以及自己的亲兵,一路向西去了西域。

  西域现在有什么情况,朱楷还不知道呢。

  他正好去看看自己新收伏的蓝玉,干活能力怎么样。

  ……

  应天府。

  朱元璋时刻在盯着辽东和草原。

  朱楷说过,他会把辽东和草原建设成大明的桥头堡,带动大明飞速发展,朱元璋听到后一直记在心里,他想看看朱楷是怎么带着大明发展的。

  所以,朱元璋的注意力一直在草原、在辽东。

  然后朱元璋看到了,他从根本上,打破了大明原有的制度,打碎了原本大家都认同的规矩,他们推翻了所有的规矩,然后建立起来了新的规矩。

  在发展辽东的时候,朱楷的目光不局限于现在,而是按照二十年后的辽东进行建设,他要建一座超过两千里的城……朱元璋在看到朱楷的计划后,只感觉朱楷的计划近乎疯狂。

  “这竖子,就仗着自己有钱,在辽东胡作非为!”

  朱元璋把朱楷疯狂的计划,归结于朱楷有钱,言语中尽是羡慕嫉妒恨。

  他甚至在和朱标聊天时说:“如果咱有那竖子手里的钱,咱也把应天改造成超过两千里的城。”

  朱标表示不相信,但也没有落了朱元璋的兴致,他对朱元璋说道:“爹,楷弟手底下能用的人太少,咱们是不是把一些基层官吏,调派到辽东,让他们帮楷弟去实际操作?”

  “不行,楷儿要打破我们现在的制度,咱现在的官员,脑子都固话了,派人过去是给楷儿添麻烦。”

  朱元璋抱怨归抱怨,但要说了解朱楷,还是他最了解:“放心吧,楷儿想建设一个崭新的草原和辽东,他就是想告诉咱,大明的制度还很落后,他要和咱打擂台,要告诉咱他的才是最适合大明的,咱也想看看,这竖子能走到哪一步;很期待他把辽东变成什么样。”

 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,朱标就不再提帮助朱楷的事情了,也对、像朱楷这样的人,他根本不需要自己帮他作什么,他自己就能把这些事做到。

  “我也很期待,他能把草原建设的更好。”

  朱标说完,眼睛里充满了期待的神情:“爹,明年夏天,我想去辽东看一看,去看看楷弟一年来所有的成果。”

  朱元璋直接否决的朱标的想法:“你就别去了,朝堂上还有这么多事,够咱爷俩干的了,你还是老老实实在这里呆着吧。”

  咱还没去呢,你就想去?

  想屁吃!

  如果不是辽东才开始建设半年,朱元璋自己就过去看去了。

  明年,朱元璋要去,朱标想去那就得再等一年。

 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,朱标也很无奈,谁让朱元璋是自己的爹呢,他又不像朱楷处处和朱元璋对着干。

  算了,让朱元璋先去吧,再晚一年去也无所谓。

  朱标心态放的很好,他继续对朱元璋道:“爹,楷弟是个坐不住的性子,他出去的时间也不过是半年多点,想必不会一直待在辽东吧。”

  “肯定不会,他去了辽东两个月,只在鞍本呆了有半个月的时间,然后就跑到山林里打猎去了一个半月。”

  朱元璋虽然还没有收到关于辽东的最新消息,但朱元璋的想法和朱标一样,认为朱楷不会一直待在辽东,说着说着朱元璋又骂了起来:“那个小兔崽子,收获了那么多虎皮也不知道给咱送一张,白疼那小子了。”

  想到自己被朱楷抛弃,朱元璋就很生气,顺便对朱标抱怨道:“你知不知道,昨天你娘收到一张红狐狸皮,说是做成了围脖,就带在她的脖子里,这么热的天,你娘也不怕捂出痱子,哼!”

  朱标听到后,更开心了的。

  如果朱元璋收获了一张老虎皮,估计他天天都得裹在老虎皮里了吧?

  朱标心中这么想,但也提高了一些警惕。

  回去就把东宫的虎皮和人参、何首乌、灵芝藏起来,同时提醒东宫的人别往外传,省的朱元璋知道后再嫉妒。

  朱元璋没有再提及朱楷的事,而是和朱标提及了封王的事情:“封王的事情,你了解的如何了?定下来了吗?”

  “定下来了。”朱标说到这儿,对朱元璋非常佩服的说道:“爹,还得是您,李善长把您的想法了解的非常透彻,完全是按照您的想法办的。”

  朱元璋点点头,然后对朱标说道:“是,李善长在揣摩我心思上,还是非常厉害的,如果不是楷儿拿捏住了他,这个人我不仅不会用,而且还会对他处处提防。”

  作为君王,朱元璋的言语就是圣旨,很多人希望能够读懂朱元璋言语,借此揣摩朱元璋内心的真实想法,朱元璋是不想被人读懂的,因为他觉得,能读懂自己心思的人,是自己驾驭不住的人,所以,朱元璋把最懂他的臣子李善长,打发到凤阳修皇城去,如果不是朱楷有千米之外取人性命的狙击步枪让李善长感到恐惧,朱元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李善长回到朝堂上的。

  现在,朱元璋对李善长没有了提防,也不再忌讳被李善长猜透心中所想,君臣二人在这种毫无猜忌之下,配合起来无比默契,就像回到刚打下濠州时一般,只需要一个眼神,就能懂对方的意思。

  至于对李善长的提防……朱元璋表示提防李善长是朱楷的事,和自己无关,朱楷这么大人了,还摆平不了一个李善长?

  再看看朱标……这小子就差点意思,什么人都能用,什么人也都敢用,可就是缺少一个有能力、能猜透心思的臣子,再看看朱楷,他身边还有个胡惟庸呢。

  “胡惟庸,李善长,刘伯温,三人可封王,就他们吧。”

  朱元璋还是画下了最终的调子,然后对朱标说道:“武将那边,先把徐达安排上,常遇春……他的确可以封王,但也只能有名而不能有权,他家那大小子不行;冯胜……他也比较合适,灭了蒙元的人虽然是楷儿,但冯胜才是北境的元帅,还有保儿,蓝玉……他还是太嫩,先让他跟着楷儿多锻炼锻炼再说吧。”

  “嗯,楷弟对他满意了,会和我们说的。”

  “让楷儿满意?得看蓝玉弯不弯得下腰。”

  朱元璋不需要不听话的武将,他要的是蓝玉对老朱家的完全服从。

  ……

  朱楷从辽东一路向西走,在沿途看到很多正在干活的人,他们牵着马车行走在路上,马车上装得都是条石,等赶往干活的地点后,再把条石卸下来铺路。

  这些人冯胜和李文忠抓到的俘虏,让他们干活,是在给他们立功赎罪的机会,等他们通过劳动改造的方式洗刷身上的罪名后,就可以获得明籍,成为大明人了……至于如何洗刷身上的罪名,那是朱楷说了算。

  或者说,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洗刷罪名的机会了。

  虽然很残忍,但想到他们受苦,就会让大明的百姓少遭点罪,朱楷也是能放得开的。

  “楷哥儿!”

  李文忠在知道朱楷要来后,开心的不得了,甚至在朱楷来之前,从驻地张掖离开,向东迎接朱楷八十公里。

  为的,就是能提前见到朱楷。

  “文忠大哥!”

  在和朱楷平辈的这些亲戚中,李文忠的年龄是最大的,朱楷刚生下来的时候,李文忠就已经开始跟在朱元璋身边当亲兵了,后来他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,甚少着家,但只要回家,他必然会给朱楷带礼物。

  甚至让朱楷骑在脖子上骑大马……

  李文忠很期待见到朱楷,同样的朱楷也很期待见到李文忠。

  看着朱楷熊罴般的身躯,李文忠眼睛里忍不住的笑意,在朱楷肩膀上擂了一下:“好小子,现在又高又壮,我得到了一匹骏马,不知道你适合不适合。”

  “当然适合,文忠大哥你是不知道,我还没有见到那匹马,就觉得特别亲切!”

  朱楷自然不会让到手的好处再收回去。

  拉着李文忠的脖子就往里面走:“骏马呢?什么颜色?”

  “红色,纯血马。”

  李文忠提到那匹马也非常,但他见到这匹马,从一开始就觉得这匹马必定属于朱楷,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忍痛割爱:“楷哥儿,等你儿子长大,我就送给我侄子两匹小马驹,让他们在宫里玩。”

  “送给他们太早,大哥还是送给我吧。”

  很快,朱楷就看到了李文忠要送他的那匹马,高大概在一米六左右,骨骼粗大,四肢健美,通体红色,像一朵飘在天空中安静的云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7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